离开QQ的90后变成什么样了呢?最后一批90后从2018年开始起就正式成年了,而第一批90后从QQ转战到微信都经历了什么呢?从开始的无话不说到现在的无话可说是怎样的心态变化呢?让我们一起回味那些年QQ带给我们的快乐吧!
一
今年朋友圈的第一波刷屏是“我的 18 岁”。
对于很多 90 后来说,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💔 。
已经 28 岁的他们不得不重新登录自己的 QQ,去翻当年十八岁的照片,然后有人发现:连自己的 QQ 密码都记不得了。
突然想起来,第一批 90 后已经离开 QQ 了。
也许你们没注意到,从 2011 年到现在,短短六年,微信的活跃用户已经涨 9.63 亿。而 QQ 用户的活跃度已经连续四年停留在 8 亿多,今年又降了。
一个同事看到自己 QQ 里那些灰色头像,感慨道:
“那时想方设法偷跑去网吧,就为了登 QQ 聊天,待两个小时就能聊两个小时。现在也都加了微信,24 小时有网,却不想聊了。”
猛然意识到,QQ 见证了我们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的 19 年。
二
QQ 开启了我们网上聊天交友的时代。
1999 年,腾讯推出了中国第一款点对点、一对多聊天软件QICQ(QQ 的前身),2000 年更名为 QQ。2005 年左右,QQ 进入全盛期。
那时 90 后们正值青春期,刚上中学,上 QQ 找人聊天是种时尚潮流。
知乎上有个网友说,“初三时,还是半夜 12 点放出一点 QQ 号大家抢的时代,让同学帮我弄了一个,那个兴奋啊,加了 400 多人,看着谁在线就跟谁聊。”
qq 聊天室
当时有个玩法是通过年龄、性别限制来搜网友。同事就是这样搜到了自己的第一个网友,“因为她头像跟我一样,都是齐刘海黄头发包子脸。”
她们一个在武汉,一个在重庆,经常聊各自的城市、学校、考试和心仪的男孩。
心仪的男孩也是打 QQ 堂时认识的:“我们四次被随机分到了同一个房间,你说有缘不有缘?”
后来她主动加那个男孩 QQ,网恋了两年,到现在她还能背出他的 QQ 号。
“那大概是我们最容易信任别人,最愿意敞开自己的时候吧。”
三
2017 过去了,这是 iPhone 开启智能手机时代的第十年。
十年里,中国互联网完成了从 PC 到移动端的变革,有了手机、WiFi 和 4G 网络之后,网上聊天交友变得一点也不稀奇,也不再那么让人期待。
我的同事已经 3 年不用 QQ 了,也很少跟人闲聊。
有陌生人加她,不管男女,一般不说清楚是谁,她就不会通过验证,就算加了也不聊。朋友之间没事儿也不怎么联系。
“有事就说事,没事儿聊什么天?”
四
如今的生活也已经没有了上线下线的区别。
最近,我有个前同事去海南休假。担心休假期间被无止尽的工作信息骚扰,她强行把微信昵称改成了“ xxx(休假中)”。
即便这样,还是会有人给她发工作信息,只是会“有所忌惮”一点。例如市场部的同事有事找她,说完后会补一句:“等你休假回来再说。”
一个朋友曾在凌晨 2 点半收到过老板的 3 条语音信息,每条都有 60 秒。
“很崩溃,老担心没有及时回复的话对方会不会不开心。”
她怀念在 QQ 上,可以选择在线、隐身、忙碌、离开等状态,隐身时,头像会变成离线时一样的灰色。
没空回信息时,你可以把状态设置为“离开”或“忙碌”,这时有人给你发信息,会收到一条自动回复:
自动回复也是可以设置的:
当然,也有人在打游戏时把自动回复设置成“不是本人”或者“我在写作业”。
这些状态让 QQ 有很清晰的界限感。它们是一种表态,直接表明 “我现在能不能、或者想不想回复你”。
不用勉强自己去寒暄,或者迎合。这让聊天成为一件有更多主动权和更少心理负担的事。
而现在的通讯工具都不再有下线这回事了。
给人的感觉,是你永远在线,永远 avAIlable。
五
QQ 让我们对自己的社交更有主动权、有控制感。
你可以理直气壮的对某个人隐身,对另一个人隐身可见。
你也可以理直气壮地对好友分组。
办公室的一个女孩说,那时候她有 14 个好友分组:好朋友们分一组,方便约玩。普通朋友一个组,不常联系。陌生人一个组,忙的时候可以不聊,闲的时候随便找一个聊。七大姑八大姨一个组,方便 QQ 空间限制访问。
和很多人一样,她也有一个分组里,只有一个特别的人。“避免他淹没在茫茫QQ头像里。”
那时候,朋友分圈层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,大家还会比谁的 QQ 分组设计更好看。她为了让自己的分组整体排版好看,还特地把有几个组的组名设置成了空白。
现在,我们从不轻易提到自己给谁分了组。这项功能往往也被隐藏得很深,看上去,大部分好友都都显得一样重要。朋友圈有分组可见,也会小心翼翼不让人发觉。
我们的社交变得有点被动,给更多人日常点赞、留言,表示自己的关注,成为一种必要的礼仪。
人与人的连接从一件让人期待的事,变成一件让人焦虑的事。
六
回头来看,90 后的 QQ 时代,上网聊天曾是一件有仪式感的事情。
那时上网更难,家里没电脑就偷偷去网吧,有的人上微机课时也偷偷挂着 Q。
打开 QQ,输入账号和秘密点击登录,就像进入了另一个次元。它是异于日常生活的特别场景。
大家很努力的想要在 QQ 上给自己塑造一个更吸引人的形象:拖同学帮忙挂 Q 升级、偷偷用家里座机打电话充红黄蓝绿粉紫钻、装扮空间、买 QQ 秀……
最基本的选头像也要下功夫。每一种头像都代表着一类人的性格,网上还有帖子把他们一一都分析出来,供人筛选。
那时的每个选择,都是为了告诉别人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。
聊天也有仪式感。每一个状态的改变,都有对应提示音:上线下线的敲门声,加好友的咳嗽声,来信息的嘀嘀声……每一个声音,都可能影响你的心情。
一个读者说,“看到暗恋对象的头像从灰色变成彩色,感觉自己的心情也被点亮了,收到他的信息时,心跳也跟着‘嘀嘀嘀’的声音加速。”
今天,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,但以前的那种仪式感逐渐消失了。
离开 QQ 的 90 后们开始怀念那个需要一点努力才能上网聊天的时代。
“那时候,我们下线前会很认真地说:
‘我下了,886’。”
打开你的 QQ 看看,然后告诉我感受。
2024-11-11 / 62.6M
2024-11-11 / 226.2M
2024-11-11 / 77.3M
2024-11-11 / 130.1M
2024-11-11 / 34.6M
2024-11-11 / 43.3M
关于泡椒玩手游网 | 联系方式 | 发展历程 | 版权声明 | 下载帮助 | 广告联系 | 网站地图 | PC端sitemap | 移动端sitemap
Copyright 2023 WWW.PJWAN.COM 【泡椒玩手游网】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37162202000159号鲁ICP备2021038877号-4
声明: 本站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